联系我们
你的位置:文枢智库咨询 > 联系我们 >

余华孟京辉亮相阿那亚戏剧节 对谈“好好在世”
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05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39

2025阿那亚戏剧节的海风里,著名作者余华与导演孟京辉再度再会。继《在世》《第七天》之后,孟京辉导演第三次改编辑名作者余华同名演义的话剧《古典爱情》在阿那亚戏剧节工夫连演5场。6月22日,阿那亚戏剧节“海边对话”单位杰出邀请余华、孟京辉算作嘉宾,以“好好在世”为主题伸开对谈。曾主演话剧《第七天》的陈明昊也亮相对谈现场,并显现正在蓄意和朱一龙一皆将余华的另一部力作《文城》搬上话剧舞台。

余华孟京辉陈明昊在阿那亚戏剧节对谈“好好在世”

《古典爱情》这个名字太迷东说念主

谈到创作《古典爱情》这部作品,余华说:“我1987年写了《河滨的邪恶》,戏仿旁观演义;1988年写了《古典爱情》,戏仿才子佳东说念主演义;1989年写了《鲜血梅花》,戏仿武侠演义。其时便是思效法那时最流行的三种体裁。”

《古典爱情》最引诱孟京辉之处,是因为:“《古典爱情》这个名字太美妙太来劲了,杰出迷东说念主!”孟京辉说,“我1991年看了这本书,其时给我最大的印象是,这个作品杰出柔情,又杰出狰狞,还有缺憾、错过、愿望达弗成……这些整个的矛盾,我以为杰出合适现代东说念主的气质。”

提到和余华的合营,孟京辉笑言:“这是一个递加的历程”,因为第一部作品《在世》,两个字;第二部《第七天》,三个字;再到如今的《古典爱情》,四个字。”共享创作历程时,孟京辉暗示我方是从细节脱手的,比如《在世》让他最初思到镜子,于是舞台上就讹诈很多镜子;《第七天》打动他的细节,是杨飞在吃面;而《古典爱情》让他感到一种迷宫的嗅觉,还有浓浓的书卷气,“是以我就杰出但愿将整个这个词戏院形成一个藏书楼,概况不错平直到藏书楼里去演这个戏。”

《古典爱情》剧照

对于孟京辉把我方的作品改编成舞台剧,余华的派头是“不论不问”。他显现,我方和孟京辉第一次合营《在世》的时候,孟京辉曾问他:“这玩意儿要若何改编?”余华回话说念:“你爱若何改就若何改,你把它改成《许三不雅卖血记》都不错。”《在世》举办发布会时,余华也说:“这个剧我少量都没参与,是以这部戏如果告成的话,你们就把歌唱声全部给孟京辉,不要给我,因为跟我不要紧。但如果这部戏砸了,你们也去骂他,因为跟我不要紧。”

“咱们都是时尚派”

对于“时尚导演”这个标签,孟京辉暗示很认同。他认为:“时尚最深广的是一个姿态,一种前倾、失衡的姿态。它是一个姿态,不是一个效用。”余华则认为:“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或是戏剧作品,都要偶而尚性。伟大的作品势必是时尚作品。”

余华(左)孟京辉在阿那亚戏剧节对谈“好好在世”

曩昔排练《在世》时,有东说念主质疑《在世》不安妥孟京辉导演,但在余华看来,“咱们都是时尚派。”他还显现,曩昔《许三不雅卖血记》出书以后,有些时尚派品评家们愁肠疾首,说他招架了时尚派,还说“一个时尚派作者,若何用了赵树理式的书名?!”余华说,“但在海外,公共都认为这是一部现代办法演义。有个很了不得的剧作者还曾跟我说,这是他读到的最佳的现代办法演义之一。我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?他说了一句绝顶准确的话,他说:‘对工夫的搞定,才是忖度一部作品最要津之处。’”

余华空谈“好好在世”

在收场之前,尽情享受

即便身为作者,余华坦言我方重读《在世》,仍会“读一遍哭一遍”。他曾在给韩文版的《在世》中写过对“在世”的一个界说,于今仍不外时”:“‘在世’是汉语里最有劲量的一个词汇,但这个词汇不是来自于一种迫切,一种喊叫,而是忍革职运生涯赐与咱们的一切。”他还共享了意大利《共和国报》发表的《在世》书评中让他印象长远的金句:“这是一册对于死亡的书,然而训导了咱们若何去不死。”

孟京辉导演则说念出他理思中“在世”的状况:“在收场之前的任何工夫,咱们都充共享受,用力享受!我以为这样特棒!”








    Powered by 文枢智库咨询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   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5